我们都会有一种认知闭合需求,即在做某件事时,只要有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判定其完成的标准,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已经完成,从而丧失对它的兴趣。

这种心态,也叫做任务心态。

最为典型的,莫过于工作时的打工人心态——一件事,无论有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完成效果,但只要领导说完成了,我们就会认定它完成了,几乎也不会再花什么时间去弥补任务完成和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差距。

还有日常所谓打卡,当然不是指所有人,至少对大多数人是这样的,打卡所定的目标,会对学习效果大打折扣,如果我们没有时间,会为了完成打卡敷衍了事,如果我们有充裕的时间,在早早地完成了打卡任务后,学习激情会几乎归于零,导致浪费接下来的时间,其效果是非常差的。

所以我总是说,只要是flag,是一定会倒的。

说这件事时,感觉是在自己啪啪打脸,随随便便就能举出一大堆

  • 上周写代码时,涉及到一个查询方案,在临上线前,我还会左思右想,到底如何做能够使得查询效率最高,其过程非常沉醉。但因为客观原因被临时上线使用,在线上也能够正常运行。于是我停下了继续探寻的脚步。在内心把这个任务标记为completed。

    但如果我能够继续探寻,对自己带来的提升,可能比之前想那么久,带来的都大。

  • 读一本书,或者看一篇文档时,我通常是以一篇笔记或大纲梳理结尾。完成后就几乎不会再去碰它了,直到以后用到,这种时候差不多就是下次换工作面试。也就是几乎不再看它。

    这其实是一种损失,如果我再次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反思,将其应用于自己之前的知识体系,这是能够带给自己真正提升的。

说这些不是在否定自己,在看到相关书籍之前,我就已经隐隐约约觉察到一些问题,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反映。这是反思,提醒以后自己要做的好一点。以真正求取学问为目的,目的要纯粹,在不应该的地方,不要抱有任务心态。

看书时不要盯着页码,学习时不要盯着时间,写代码时不要盯着deadline,要明确自己做一件事的真正目的,眼光放长远。做到最自己负责。

留言

2021-08-29

⬆︎TOP